【2022年09月23日訊】(記者馬尚恩綜合報導)本月中旬,洛杉磯仁愛醫院副總裁、資深華人醫師林元清,在參加一次會議前與記者分享了他所觀察到的華人社區特別突出的健康問題:腸道癌症。
他看到華人社區腸癌、尤其是大腸癌罹患現象特別突出,而許多華人移民顯然對此重視不足。他建議:50歲以上的人,最好2、3年就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以避免惡化。
他說,這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在擴散之前、在早期可以根治,可以多活10~20年。
移民美國後,很多華人移民因工作、飲食、生活環境等變化,生活方式也開始逐漸改變。而生活方式和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如果移民後不注意疾病檢查和預防,就可能給健康帶來大問題。
美國腸道疾病一直比較突出。大腸癌是美國成年人中第三大常見和第二大致命癌症。而腸癌與腸息肉密切相關,絕大多數癌症由息肉惡化所致,而腸炎也是產生腸息肉的一個原因。
美國每年大約有1.79億人次出現急性腸胃炎問題。2022年,有超過140萬人曾被診斷為結直腸癌,同時還出現15萬以上的新病例。其中,50歲以下的成年人發病率上升,也就是結腸、直腸癌出現罹患年齡迅速年輕化的趨勢。
及時檢查 大腸鏡幫明星撿回一條命
近日,美國好萊塢演員瑞安·雷諾茲(Ryan Reynolds)在做腸道檢查時發現息肉,醫生當即給他做了切除手術。事後,醫生說,這可能救了他的命。雷諾茲在油管(YouTube)上分享了這段信息,並呼籲人們及時做大腸鏡檢查。
研究發現,如果定時做大腸鏡篩檢,及早治療,大腸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達90%。正如林元清醫生所說,早期檢查和治療非常關鍵。
在臺灣,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直腸癌連續14年高居臺灣社會癌症發生人數首位。2019年臺灣有17,302人患大腸癌,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
美國結腸直腸癌發病率也居高不下。據美國癌症協會估計,美國男性中發病率為4.6%,女性發病率為4.2%。大腸癌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常見疾病。
有文獻資料顯示,在亞裔美國移民中,日裔美國人在所有亞裔美國人中結腸直腸癌發病率最高,而韓裔美國人在亞裔族群中生活方式最像西人,發病率雖不如日裔美國人高,但一直未降。
移民之後,很多移民忙於找工作、上學、學英語、賺錢,但切不可忽視疾病預防。一個簡單的大腸鏡檢查,可能會幫您更安心的賺錢。
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腸道疾病和「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與華人的飲食習慣相比,美國人的飲食通常富含蛋白質和動物脂肪,但缺少纖維、維生素D、葉酸等。在流行性病學研究中,這種飲食習慣往往被認為會增加結腸直腸癌風險。
華人移民一般仍保持著原來的飲食習慣,但相比過去,會不知不覺受到西人飲食方式的影響。西人日常飲食中紅肉占很大比例。尤其是牛肉、加工肉是很多快餐店漢堡必備的食物,長期食用可能會增加直腸癌的風險。
腸道癌也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久坐、缺乏運動導致的便祕,也是誘發腸癌的不良生活習慣之一。尤其是在電腦網絡、遊戲、社交媒體盛行後,很多人習慣於久坐,不知不覺出現便祕的問題,最後發展為腸道出現病變。
另外,長時間駕駛、少運動或過於肥胖等,也可能引發年輕成年人腸道癌症發病率上升。
如何預防腸道疾病?
據英文大紀元報導,有研究發現,採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腸癌風險。
健康生活的指標有5點:1)體重正常、腹部脂肪低;2)有規律的運動;3)不抽煙、少喝酒;4)飲食中要包括水果、蔬菜、魚、酸奶、堅果和富含纖維的食物;5)少食紅肉和加工肉。
對這5點遵循得越多的生活方式,越有利健康。如果遵循上面第2點、3點、4點、5點的健康行為,腸癌風險可分別減少13%、21%、34%、37%。
另外,傳統的東方飲食也有助於抗癌。臺灣漢明基督教醫院結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廷明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指出:五穀雜糧+蔬菜的東方飲食傳統對預防結直腸癌非常有益。
目前,結腸鏡檢查是檢測結腸和直腸癌症的最佳方法。
根據cleveland.com報導,美國的醫生們正在用一種叫做GI Genius的軟件模塊,來幫助發現腸道息肉。據《胃腸病學》(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份研究顯示,這種技術可將標準結腸鏡檢查中遺漏的大腸息肉數量減少50%。而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醫生說,檢出率每增加1%,就可減少3%的間期結直腸癌風險。
對於患者還有一個治療上的好消息。
今年6月份,紐約市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簡稱MSK)的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所作的一項小型免疫療法臨床實驗,發現14名罹患第二、三期直腸癌的患者在經過為期六個月的臨床實驗治療後,體內的惡性腫瘤100%消失。而且,後期的追蹤調查顯示,25個月期間沒有任何一名患者有癌症復發的跡象。
及早檢查治療,並養成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腸癌也許就永遠不會出現。◇